第661章 大蜀王又来了(四十六)
皇后,立韩德让十二岁的外甥女萧菩萨哥为齐天皇后。萧菩萨哥美丽动人,有才有德,是名副其实的才貌双全。而且,她跟耶律隆绪情投意合,互为知己,感情好得不得了,这也算是政治婚姻中的稀有之物。命运给了你某些东西,总要拿走另外一些。萧菩萨哥虽然贵为皇后,却也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。她连着生了两个皇子,却偏偏都很快夭折了,之后再也没能生出皇子来。
萧耨斤出身于国舅少父房,但是因为长得皮肤粗糙、黝黑,入宫以后,只是萧绰的一个婢女。偏偏萧耨斤利用职位之便,不断接近耶律隆绪,想方设法博得耶律隆绪的宠幸,并替四十多岁都无子的耶律隆绪生下了后来的皇帝耶律宗真。
一般来说,只有皇后的儿子才能当皇帝,只有太子的老妈才能当皇后。也就是说,如果要立耶律宗真为太子,那么就应该废掉萧菩萨哥,改立萧耨斤为皇后。可是,耶律隆绪是真心喜欢萧菩萨哥,实在不愿意废掉她,改立萧耨斤。那怎么办呢?
最后,耶律隆绪选择了一条中庸之道:把耶律宗真抱去给他深爱的皇后萧菩萨哥做养子,同时为了感谢萧耨斤为契丹、为皇室做出的巨大贡献,册立她为顺圣元妃。这和中原皇朝‘狸猫换太子’的当事人仁宗皇帝赵祯几乎如出一辙,他的老爹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,都先后夭折。当时真宗正忧心如焚,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。李顺容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,庄重寡言,后来被真宗看中,成为后宫嫔妃之一。李顺容生下赵祯后,便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皇后据为己子。乾兴元年,13岁的仁宗赵祯即位,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,权倾朝野。后人或许是出于男权意识,或许是基于正统观念,将刘后比作唐代的武则天,而对她当政非议甚多。
真宗病危时,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,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。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,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,皇太子聪明睿智,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,臣等定会尽力辅佐。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,天下太平,四方归服。臣等若敢有异议,便是危害江山社稷,罪当万死。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,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。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,只是点头微笑,表示满意。事实上,真宗晚年,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,基本上控制了朝政,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,因而真宗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。真宗留下遗诏,要“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”,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。
这样,仁宗就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。刘太后在世时,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。这大概与刘太后有直接关系,毕竟她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。在这种情况下,恐怕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仁宗身世秘密的。明道二年,刘太后病逝,仁宗刚刚亲政,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。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,已很难弄清楚,凡是那些与刘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说明真相,但可能性最大的当是“八千岁”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。赵元俨自真宗死后,过了10余年的隐居生活,闭门谢客,不理朝政,在仁宗亲政之际,赵元俨突然复出,告以真相,应该是情理之中。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,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,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,呼杨太妃则为小娘娘,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说出实情也是极有可能的。无论如何,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。
蒙受了20年的欺骗,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,当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后,其震惊无异于天崩地陷。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,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,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,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。此时的仁宗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,而且听说自己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