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朗读
暂停
+书签

视觉:
关灯
护眼
字体:
声音:
男声
女声
金风
玉露
学生
大叔
司仪
学者
素人
女主播
评书
语速:
1x
2x
3x
4x
5x

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
第十四章 平定庐江(二)
就像后世的朝,农村里征农民去修个路,修个水库之类。

    西汉之时,多用征兵,就是征发下人义务服兵役,不发军饷。后来皇帝一看不行啊,正常征发的话实在是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啊。因为国境扩大了许多,而又有许多人用钱来免役。后来有人提出,募民实边。就是迁百姓到边郡,让他们一边种田一边戍守。到了汉武帝的时候,这个战争狂人在位五十四年打了四十几年的仗,国家都快被他榨干了,兵源越发不足。于是汉武帝开始募兵,募熟悉边地的汉民和少数民族、奴隶、罪人、恶少年等为兵。还有七科谪兵,就是犯官,亡命,商人,入赘的等。当然,汉武帝也没钱,他后面都把国家经济搞崩溃了。他就给这些人,免死,免罪,免役等特权,让这些人替他卖命。当然,良家子和少数民族从军少不了钱财军功赏赐。募兵制自此建立起来了。

    到了东汉,光武帝因为自己手里的兵太复杂,有征发,招募,收编,有麾下将领的门人宗族,有汉有胡。于是他索性就开始整顿改编。首先是罢免了下郡国兵,都尉也不要了,省得地方尾大不掉。

    然后着手改编中、央军。改北军八校为五校,以刘秀自己的亲军充任,宿卫两宫。这些刘秀的亲兵,分散在光禄勋麾下的羽林、虎贲;以及执金吾麾下的缇骑和卫士当中,父死子继,驻守洛阳,若下有事,便奉命出征。

    光武帝刘秀深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的三味,罢了下郡国兵,然后又让自己的亲信部队卫戍京城,掌控宫禁。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,有利于战乱后的国家迅速恢复生产,又让自己得到了安全保障。当然,弊端也是很明显,地方和关隘无常备之兵,地方治安大为败坏。再就是一旦有事,便措手不及,要临时征募兵员,白白浪费战机。

    就像这次庐江叛乱,要是郡国兵还在,早就可以在叛乱一开始的时候,由都尉带兵去镇压了,何至于让叛乱席卷四方,太守都战殁?

    卢植募兵,也不是什么人都收。他用的乃是选募法。首先就是身高,身高太矮的不要。然后就是身体健康无疾病,再就是胆量要好,最后就是有一技之长,比如你会骑术,会拳脚刀剑,会箭术等等。刘备和卢敏跟在身边,参与其事,扎扎实实的学了不少东西。

    其实卢植最中意的还是山蛮。我们历史上所载的武陵蛮、荆州蛮、九江蛮和现在要平定的庐江蛮可不是异族。他们和我们汉人同文同种,只是因为各种原因,遁入山野,不服政府教化,不入户籍,更不用纳税服役什么的。而流落在野久了,可能在衣裳发饰上就不怎么讲究,是以,我们看不惯,便谓之曰:“蛮”。

    山蛮因为常年劳作,大多身强力壮。拥有一把好气力的同时,射术也不错。经常打猎嘛。后来跟随刘备转战下的丹阳兵和孙权麾下的山越兵,都是所谓的山蛮。可惜庐江山蛮造反,就算是没造反的,也不会投奔卢植了。

    这几日,刘备和卢敏耗在募兵点,累得不行。可是刘备也蛮失望的,他还想看能不能招募到一个他记忆中的名将呢,毫无疑问,什么也没有。

    挑挑捡捡,合得健士两千。刘备看着募兵点外排成长队的人群,疑惑的去问卢植:“老师,为何不再招了?应募者多为流民,颠沛流离,无衣无食。不若选其壮者而募之,也好过他等饿死于他途。”

    卢植看着刘备脸带不忍,心下暗赞,却道:“五郎,为师治下百姓离乱,难道我便不想救?非不救,实不能救也!”

    刘备脱口便问:“为何?”

    卢植叹道:“军粮不足!”

    刘备这才反应过来,钱粮全靠庐江大族“自愿捐献”,而此次募兵,除了自愿从军,欲从军中博取功名的热血儿郎外,其他的都是要发饷的。还有战后的赏赐和抚恤,都是一笔大开支。想到此处,刘备不禁默然。他虽然善
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

首页 >汉皇刘备简介 >汉皇刘备目录 > 第十四章 平定庐江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