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朗读
暂停
+书签

视觉:
关灯
护眼
字体:
声音:
男声
女声
金风
玉露
学生
大叔
司仪
学者
素人
女主播
评书
语速:
1x
2x
3x
4x
5x

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
正文 第995章 英烈
高,交盐税买正规盐的商人越来越少,这是一种恶性循环。

    按照长老会的调查,大明朝末年,盐税只能维持在十几二十几万两银子的程度,与大明开国初年时候的每年七百万两相比,堪堪只有十分之一不到,而大明初年的人口,肯定不如后期的多啊,可想而知差别有多大,仅盐税一项大明因此内年损失至少近七百万两税银。

    别看私盐不用交税就以为私盐的价格会比官盐便宜,初期或许是,可一旦正规的盐商都被他们逼死的时候,这些人就会因为利益的驱使而胡乱涨价,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偏远之地的盐,甚至涨到十两银子一斤的恐怖地步。

    穿越者的难题就在这里,你派去整治私盐的人,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,以每年总数几百万两银子养肥起来的利益集团,你个穷鬼皇帝有多少钱维持忠诚?

    盐税若要整顿,就必须以铲除沿海贪官盐商等官商集团为主,会涉及到其中一部分乡绅豪强,而且一旦勾连到内地,就直接完蛋了。

    长老会对付这个问题的招数简直丧心病狂。

    一袋从上海港卸船的食盐,唐山和其他河北沿海所出产的精盐,只卖一元共和通宝,考虑到在北方的进价之便宜,以及那精美的塑料袋包装,这场食盐战争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疯狂之中。

    许多盐商不是没有准备杀手杀过去,但是在杀人方面,长老会领先他们太多。

    这可以说给了南明各地政权一个打击。

    南明因为都是气候温和之地,良田每年能收种两季,虽然有超过一半的地都是产量不高的贫瘠瘦地,也没有水利工程,但平均起来,每年亩产也有至少一石半以上,四亿亩也就是至少六亿石粮食,大明粮食的价格是一石粮食平均一两银子,当然,这个价格是太平时期的价格,当前天下大乱,很多地方的人被杀光,颗粒无收,导致江南的粮食也跟着涨了不少。

    不过,就算按照太平时期的粮价收银,按道理说每年六亿石粮食所能产生的税收应当极为可观的。

    但是,失去权威和威胁力,威信的南明政府,能收到税吗。

    收不上税,是大明灭亡的根源,也是南明政府维持不下去的根源。

    共和五年,南明的南京官府,总共只收到了不到三百万两银子,考虑到他们控制的地区,在之前还是全人类最富庶的地带,这个事实非常让人震惊。

    因为大明对一些士人宗室的免税政策,农税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额收上来的,只不过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。

    要知道,大明只有举人以上功名的才能称之为士人,南明名义上控制的地区,举人以上的人物也有两万人,至于宗室,崇祯初年的时候有大约二十万人,经过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的肆虐,杀死了不少,剩下的几乎都逃到江南来了,如今在册的宗室人口大约是十五万。

    这些人,索性都不管他们了,也是狠狠心的事情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士人加上宗室只有十七万人,根据大体情报,这十七万人,几乎掌握了大明土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!

    事实还确实如此。

    就以当年的福王为例,仅仅他一人就占了大明五万顷上等良田,这虽然有当年万历皇帝胡闹的原因,其他藩王远远没有福王那么多,可是这十几万人的大明宗室,真要算起来,也至少占了大明四百多万顷良田,还有那两万拥有举人以上功名的士人也占了两百多万顷,加起来是近七百万顷,大明一顷是五十亩。

    不到百分之一的人竟然占了五分之四的田地,很容易想象。

    就以一个小镇为例,一个家里只有十亩良田的普通穷户,可是当有一天这个家里突然有一名子孙争气,考取到了举人的功名,按照大明的律法,从此这个举人直到他死之前,他名下的田产都是不用交税的,
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

首页 >明末球长简介 >明末球长目录 >正文 第995章 英烈